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作者:无名氏 年代:宋代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译文
耳畔突然响起黄莺的啼鸣,梦中惊醒的我泪流满面,新的泪痕叠着旧泪痕。丈夫远在千里关山,整整一个春季未寄一封家书,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他。
早上起来,没有人可以诉说一句话,只有空对着精致的酒樽。一天从早晨到到黄昏肠都断了。夜里刚刚灯油熬干了,窗外雨打梨花,还是闭门听着吧。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小令词调,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等。
流莺: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啼痕:泪痕。唐岑参《长门怨》诗:“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
鱼鸟:犹鱼雁。相传鸿雁、鲤鱼可以传递书信,故云。消息:音信,信息。
关山:关隘山岭。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芳尊: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尊”通“樽”。
安排:听任自然的变化。
甫能: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
此词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秋词》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这里是说,刚刚把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天明。词人不是直说彻夜无眼,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婉曲地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用笔极为工巧。
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片官商。细细玩索,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此词创作时间未详,其作者也尚有争议。清代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案语以为北宋词人秦观所作。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收此词,以为李清照所作。而《全宋词》归入无名氏的作品。
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或无名氏为作者名称。
- 推荐作品:
- 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将苑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疑龙经
- 园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绣云阁
- 前汉演义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心经
- 僧宝传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诗人玉屑
- 词曲
- 南北朝
- 金朝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