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作者:吴文英 年代:宋代
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
淮楚尾。暮云送、人千里。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为语梦窗憔悴。
“锦带”两句,点题。言友人锦衣玉带,身佩吴钩宝剑,将要奔赴当时的军事重镇——南徐(镇江)。词人祝愿友人,这次能随军出发,直捣北方留宿着大雁的沙滩畔(即深入敌占区)。“夜吟”两句,点出送友的时间与地点。“霜红”,即深秋红枫叶;“枫桥”,在苏州阊门西边。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可证明枫桥至少在唐时已成为苏州一个繁忙的水运码头。此言在一个深秋傍晚,词人至枫桥码头送友人赴南徐,并即席赋词。为填好这首送别词,他反复吟哦,并以手拍击旁边的枫树以协律,以至把火红的枫叶也震落下来。“相思”两句是说:我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与你这位年青的朋友却是情投意合,结成了“不管年华”的忘年交。因此,对于你的奔赴前线,我将会时时惦记。两人站在岸边殷殷话别,意犹未尽,索兴相携同去一家小酒店内,命卖酒女酌酒,复叙离别之情。“因话”一句承前,酒中重开话题。两个人酌酒言别,自然引发出对往昔的回忆,特别是两人在秋日中相处在一起的过程最容易因触景而提到。因而就提起了在过去的一个秋日里,两个人曾驻马在杭州苏堤,并沿堤步行共赏西湖中秋水一色的那一段往日里的美事。“新堤”,指苏堤。因苏堤是北宋苏轼在公元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知杭州时所修,至词人任职苏州仓幕,时在公元1232年(宋理宗绍定五年)至1245年(嘉熙五年),相隔至多一百五十余年,所以梦窗称之为“新堤”。
“淮楚尾”两句,由送友转入辞别恋人。言词人又想起也是这样一个秋日的黄昏,却在不同的地点与自己的恋人话别。“淮楚尾”,即淮头楚尾,古时指江西省,这里泛指江南。“细雨”两句,承前。言自己过去在如烟般的秋雨笼罩下的“南楼”,与这位恋人相处,曾使他心迷神醉。那南楼中香气袭人,锦衾温暖,令他至今难忘。“花谷”三句是说:旧时的“南楼”谅必还在那儿吧?如果你到了那里,碰巧遇到这位艳若桃李的我的小恋人,请一定替我转告:我因为思念她的缘故,弄得如今十分消瘦。柳永《凤栖梧》词有“为伊消得人憔悴”句,梦窗即用此意作结。“花谷”,即指前句的“南楼”。下片从与友话旧送别,自然带出思念昔日的恋人,可见这位友人与作者的关系并非泛泛可比。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公羊传
- 大戴礼记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春秋繁露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管子
- 折狱龟鉴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无量寿经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幽梦影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两汉
- 魏晋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