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作者:无名氏 年代:宋代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译文
细细算来,一年春光已过了三分之二。绿荫浓浓,红花重重,依然是往年的情景。庭院中,杨柳依依,帘幕里吹拂着暖风。有个人正在忧心忡忡,满面憔悴。
就算在长安市里买花载酒,富贵满足,又怎比得上在故乡家中,看见桃李花开,绿叶粉红一团团的喜悦心情?不怨春风吹得异乡人落泪,都因想家的情太深。相思难以表达,梦也无痕迹,只有归来那天才会真的如愿。
注释
都来:算来。几:若干、多少。
三之二:三分之二。
红嫣:红艳、浓丽的花朵。浑:全。可事:可心的乐事。
长安:指开封汴梁。
争似:怎像。家山:家乡的山。指故乡。
不枉:不要冤枉、不怪。
是:正确。
这是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全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教人心悦神怡;可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东风吹起,词人却忍不住泪点垂滴。极写心绪之苦,蕴含着无限伤感,当与作者仕途逆蹇有关。前半片问伤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词中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上片侧重写春愁,下片侧重写乡思。思乡不已,梦乡不遇,最后决定唯有归去才是。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动人心魄。“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揭明伤春落泪乃在作者内心相思情切,连魂灵都日思夜梦“家山桃李”,虽说是空幻无据。春风吹泪,不过是郁于心而形于面而已。抒情真切而富人情味。最后以“惟有归来是”结尾。表示了作者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换头两句是比兴手法,指结交名妓,“家山桃李”指家中娇妻。后半片主要是抒怀人、思归之情,婉转缠绵,与前半片入目景相融汇。全词触景生情,还必须思自近及远,以花为结构与情蕴之脉络,构思新巧,心理刻划深曲婉转。
根据词意推测,这首《青玉案》当是欧阳修晚年表达归情的作品。而其创作的具体时间,因资料缺失,已难以考证。
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或无名氏为作者名称。
- 推荐作品:
- 诗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后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盐铁论
- 中论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北山酒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艺术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孽海花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黄帝四经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呻吟语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