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年代:宋代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原”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而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推荐作品:
- 经
- 周礼
- 孟子
- 谷梁传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新五代史
- 梁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金楼子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幻中游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中说
- 道家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别集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先秦
- 两汉
-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