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作者:晏几道 年代:宋代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此为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联想,将物与人的命运浑然一体地交织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借柳喻人,以风流蕴藉、温馨旖旎的春风杨柳象征歌妓舞女年轻时的生活和形象。起首一句点明时令。“碧城”是丛丛柳树的形象化比喻。此句从容自而又明快轻灵,给人以和煦的春风飘然而至的感觉,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叠碧的视觉印象,故虽平直叙起,却有鲜明的形象感。次句“绿相迎”应上“到碧城”,不仅画出了柳枝迎风飘拂、如有情相迎的动人意态,突出了和风的化煦作用,也传出词人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象时欣喜的心情。第三句“舞烟眠雨过清明”以概括之笔收结上片。柳枝暮春的晴烟轻霭中飘舞,暮春的霏霏丝雨中安眠,梦一般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清明三月天。过片巧妙地以眉和柳叶将物与人联系起来。美人对镜梳妆,爱把双眉画成柳叶的形状,歌楼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为曲名。词人巧妙地借柳叶眉、《柳枝》曲的流行来渲染柳枝的声名。结句点明主题,情深意切,希望霜霰莫打杨柳,实际上是说歌妓舞女到人老珠黄时备受摧残,寄托了词人对她们的同情。总之,此词借柳喻人,寄托了作者对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推荐作品: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明史
- 元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将苑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难经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风俗演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三国演义
- 西厢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老子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