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年代:宋代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风光艳丽,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荷花深处,酒杯上也沾染了荷花的清香。傍晚下起了朦胧微雨,在一片笙歌中,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注释
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旌(jīng)旗:古代旌旗仪仗。
幢(chuáng):古代的帐幔。
盖:古代一种似伞的遮阳物。
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笙(shēng):簧管乐器。
上片用“旌旗”来比况荷花的“红幢绿盖”,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把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随着自己前呼后拥,写出了荷塘荷花开放的旺盛姿态。 作者紧扣“西湖好”的总写到展开具体描写,碧绿清澈的湖水承载着小船与游者,长长的湖堤长满茂密的芳草,满眼的绿意,扑鼻的清香,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词中二三句主要通过视觉写“西湖好”,“隐隐笙歌处处随”则是从听觉写“西湖好”,这一句从侧面告诉读者,游湖之人何止醉翁。描绘出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
下片写词人泛舟荷花深处,饮酒听曲,赏花饮酒的活动,已完全沉醉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醉里归”写出词人心情十分惬意,这是观赏西湖秋荷所导至的,秋季西湖之美就自在不言中了。
全诗诗人游览荷塘,官场上的上的失意和烦闷,都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带回的是一颗超尘脱俗的心境。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作者时知颍州,趁着盛夏之季游玩西湖写下此词,记载了西湖风光及游湖之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九州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吴越春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儒家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吴子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葬法倒杖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小说家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抱朴子
- 文子
- 古文观止
- 郁离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
- 两汉
- 隋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