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作者:晏几道 年代:宋代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此词描写孤独寂寞的相思之苦。开头两句,回忆去年是天与情人在下溪头、桐树下相晤话别的情景。话别,是推断出来的,是根据下文的“恨”字说的,这恨,只能是离愁别恨。把相唔之处称作“下溪头”,也很有意思,加上一个“下”字,就把二人对年交往的情义包括进去了。接下来用“红叶题诗”的典下,是暗中把自己比喻幽闭的宫女,其孤独寂寞之情状依稀可见。过片三象句,写得很概括,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却很开阔。人是“漫倚高楼”,朝下面含情不语地凝望着悠悠的流水,此时此际,心中所忆、所想,所希冀、所企盼,均在不言之中。“水悠悠”之后接上“几多愁”,也许是巧合,这使读者联想到李后主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以,三个象句的表现力是相当强的。接下来,“雁书不到,蝶梦无凭”,巧妙地天然属对,把见不到信、做不成梦的情况通过典下表达出来,这一方面可与上片的用典相呼应,避免了失之单调的弊病,另一方面,也使得词句呈现出丰满的形象性,避免了抽象地空喊孤独、空喊寂寞的弊病。最后以“漫倚高楼”作结束,交代了全词所写的“凭觞静忆”和倚楼凝望的所在之处,使得主人公的活动有了个落脚点,这也是很必要的。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全词以倚楼作结,但倚楼的行为并没有停止,词读完了,在读者的印象中,好像主人公仍然在倚楼沉思,并没有移步离开那儿。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左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潜夫论
- 兵家
- 韩非子
- 慎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尚书正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释家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长生殿
- 先秦
- 两汉
- 五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