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火攻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孙子说:火攻的作战方式有五种:一是焚烧敌军的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的粮草积聚,三是焚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焚烧敌军的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火攻的器材必须事先就准备好。火攻要看准天时,选好有利的日子。所谓有利的时候,是指天气干燥;所谓有利的日期,指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四个星宿的位置,凡是月亮运行到这四个星宿位置时,就是起风的日子。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凡用火攻,必须根据上述五种火攻所造成的情况变化,灵活部署兵力策应。如果从敌人内部放火,就要早早派兵从外面策应。如果敌人内部火已烧起,但敌军仍然保持镇静的,要观察等待,不要马上进攻;等火势烧到最旺的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策,可以进攻就发起进攻,不可以进攻就停止。火也可以从敌营的外部放,那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就可以放火。从上风放火,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到了夜晚风就很容易停止。大凡指挥军队作战,都必须懂得灵活运用上述五种火攻形式,等待时机成熟,然后实施火攻。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所以说,用火来辅助进攻,明显地容易取胜;用水来辅助进攻的,攻势可以加强。水可以分割、隔绝敌人,但是不如火攻那样,可以焚毁敌人的各种军用物资。凡打了胜仗,攻取了许多土地、城池,而不能够巩固胜利,都是很危险的,这就叫做“费留”。因此明智的君主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必须认真处理这个问题。对国家不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随便用兵;不到危急紧迫之时,就不要轻易开战。国君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就贸然下令出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恼怒可以重新欢喜,怨愤可以重新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再存,人死了不能再活。所以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对待战争,贤良的将帅应该小心警惕贸然作战,这都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根本原则!
- 推荐作品: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晋书
- 宋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三字经
- 荀子
- 说苑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医家
- 齐民要术
- 针灸大成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谱录
- 墨子
- 论衡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齐东野语
- 儒林外史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八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冰鉴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诗词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