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板桥三娘子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从来。寡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厚,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
过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给诸客甚厚,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季和素不饮酒,亦预言笑。至二更许,诸客醉倦,各就寝。
三娘子归室,闭关息烛。人皆熟睡,独季和展转不寐。隔壁闻三娘子悉窣,若动物之声。偶然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后于中箱中,取一副耒,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木人则牵牛驾耒,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箱中取出一裹养麦子,授于木人种之。须臾生,花发麦熟。令木人收割待践,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子,硬成面讫,却收木人子于箱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诸客点心。季和心动遽辞,开门而去,即潜于户外窥之。乃见诸客围床,食烧饼未尽,忽一时踣地作驴鸣,须臾皆变驴矣。三娘子尽驱入店后,而尽没其货财。季和亦不告于人,私有慕其术者。后月余日,季和自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养麦烧饼,大小如前。既至,复寓宿焉。三娘子欢悦如初。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问所欲。季和曰:“明晨发,请随事点心。”
三娘子曰:“此事无疑,但请稳便。”
半夜后,季和窥见之,一依前所为。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实烧饼数枚于盘中讫,更取他物,季和乘间走下,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彼不知觉也,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请撤去主人者,留待他宾。”
即取已者食之,方饮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
乃拣所易者与啖之。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即立变为驴,甚壮健季和即乘之发,兼尽收木人、木牛子等。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季和乘策所变驴,周游他处,未尝阻失,日行百里。
后四年,乘入关,至华岳庙东五六里。路旁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
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请从此放之。”
老人乃从驴口鼻边,以两手擘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复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更不知所之。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文昌孝经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说苑
- 孙子兵法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折狱龟鉴
- 农家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夜航船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黄帝四经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训蒙骈句
- 先秦
- 两汉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