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踵军令
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为战,合之表,合表乃起。踵军飨士,使为之战势,是谓趋战者也。
所谓踵军,通常与大军(主力部队)相距约一百里,按期到达会战地点,它应携带三天干粮,在大军的前面行进,还要预先规定好行动的信号,接到信号后就开始行动。踵军开始行动之前,应搞赏士卒,以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这就是踵军向战场前进的方法。
兴军者,前踵军而行,合表乃起。去大军一倍其道,去踵军百里,期于会地,为六日熟食,使为战备。分卒据要害,战利则追北,按兵而趋之。踵军遇有还者,诛之。所谓诸将之兵在四奇之内者胜也。
兴军,在踵军的前面行进,接到前进的信号就开始出发。它与大军的距离比距踵军远一倍,与踵军相距约一百里,也要按期到达会战地点,并应携带六天干粮,到达后作好战斗准备,同时派出分手(一部兵力)占领附近要点。战斗有利就追击败退的故人,后续部队要急速跟进策应他们。踵军遇有从兴军逃回的应予惩办。一般地说,将领善于指挥[大军、踵军、兴军、分卒]这四部分军队,使它们相互配合,首尾相应,就能胜利地行军作战了。
兵有什伍,有分有合,豫为之职,守要塞关梁而分居之。战,合表起,即皆会也。大军为计日之食,起,战具无不及也。令行而起,不如令者有诛。
军队有什伍的编制,有分散有集中,事先区分任务,据守要害、关卡、桥梁,到了战期,根据号令向规定的地点会合。大军应按规定及时补充粮食和各种物资,接到命令就开始行动,不按照命令行事的应予惩办。
凡称分塞者,四境之内,当兴军踵军既行,则四境之民无得行者。奉王之军命,授持符节,名为顺职之吏。非顺职之吏而行者,诛之。战,合表起,顺职之吏乃行,用以相参 。故欲战,先安内也。
凡宣布戒严的地区,在它的范围之内,当兴军、踵军已经出发,而主力还未出发的时候,境内的民众,一概不许通行。奉有君主命令并持有符节的,叫做传达任务的军官,这种人才准通行。不是传达任务的军官而擅自行动的应予惩罚。当主力出发以后,传达任务的军官才离开这个地区,回去参与军务。总之要进行战争,必须首先安定内部的秩序。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明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高士传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国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墨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西汉演义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僧宝传
- 庄子
- 亢仓子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历史故事
- 诗词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