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解产难·产后宜补宜泻论
朱丹溪云:“产后当大补气血,即有杂病,从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张景岳云:“产后既有表邪,不得不解;既有火邪,不得不清,既有内伤停滞,不得不开通消导;不可偏执。
如产后外感风寒,头痛身热,便实中满,脉紧数洪大有力,此表邪实病也。又火盛者,必热渴躁烦,或便结腹胀,口鼻舌焦黑,酷喜冷冻饮料,眼眵尿痛,溺赤,脉洪滑,此内热实病也。又或因产过食,致停蓄不散,此内伤实病也。又或郁怒动肝,胸胁胀痛,大便不利,脉弦滑,此气逆实病也。又或恶露未尽,瘀血上冲,心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难,小便利,此血逆实证也。遇此等实证,若用大补,是养虎为患,误矣”。愚按二子之说,各有见地,不可偏废,亦不可偏听。如丹溪谓产后不可发表,仲景先师原有亡血禁汗之条,盖汗之则痉也。产后气血诚虚,不可不补,然杂证一概置之不问,则亦不可,张氏驳之,诚是。但治产后之实证,自有妙法,妙法为何?手挥目送是也。手下所治系实证,目中心中意中注定是产后。识证真,对病确,一击而罢;治上不犯中,治中不犯下,目中清楚,指下清楚,笔下再清楚,治产后之能事毕矣。如外感自上焦而来,固云治上不犯中,然药反不可过轻,须用多备少服法,中病即已,外感已即复其虚,所谓无粮之兵,贵在速战;若畏产后虚怯,用药过轻,延至三、四日后,反不能胜药矣。余治产后温暑,每用此法。如腹痛拒按则化瘀,喜按即补络,快如转丸,总要医者平日用功参悟古书,临证不可有丝毫成见而已。
- 推荐作品: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三字经
- 国语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医家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墨子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东周列国志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林公案
- 五灯会元
- 神仙传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西湖梦寻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历史故事
- 两汉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