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三愿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本愿摄受自力修行者,在摄生三愿中难度最大,但成效最高,肯定是上品往生,而且多为上品上生,在信愿行三资粮中,偏重于愿。本愿修行对应三辈往生的上辈往生。
愿文里的发菩提心,有两种解释,一是依照大乘通途,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二是真信、切愿、念佛愿生西方的菩提心,因为信愿持名本身具足了大乘五菩提心。所以虽与大乘通途菩提心的表现形式与具体说法有些差异,但在实质上却是一样的。
愿文里的修诸功德,指的是修行菩萨六度万行功德。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本愿摄受自他二力修行者,在信愿行三资粮中,偏重于行。本愿修行对应三辈往生的中辈往生,往生品位从上品中生到中品下生。
愿文的植诸德本,指的是《观无量寿经》中开示的净业三福。
本愿是自他二力念佛、修净业三福,求弥陀感应的传统修法,比较符合国人的思想性格和对佛法的认知,因此为多数修行者所践行。但本愿有三个盲点要指出:一是不知道要念多少佛号、修多少福德回向才够往生的,没有量化的标准,宜导致信心不足;二是如信心不足,就有不能往生或往生到边地疑城的可能;三是不可执着于求感应,否则修行易出偏差。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本愿摄受他力修行者,在信愿行三资粮中,偏重于信。本愿修行对应三辈往生的下辈往生,往生品位从上品下生到下品下生。
十八愿是弥陀本愿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愿,不要求修六度万行和净业三福,只要求至心信乐称佛名号,乃至十念,即可往生。十八愿与《观无量寿经》中流通分付嘱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和《阿弥陀经》中的持名念佛,三者遥相呼应,通过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为纽带,将净土三经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三位历史人物与十八愿有密切关系,他们分别是中国善导、日本源空和亲鸾。
唐朝的善导大师,是净土宗二祖,也是净土宗实际创立者。大师认为净土宗是顿教,往生凭藉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信心是正因,持名是正行,但大师推崇十八愿他力的同时,并没有排斥净土宗的其他修法和其他宗派的修法,同时也强调了内因的修炼是自力和内因外缘具足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师的思想是偏重他力,不废自力。大师提出九品往生皆是凡夫,凡夫可入报土,并依据众生生前的善恶和修行而决定其往生品位的高下。
日本的源空创立了日本净土宗,源空继承了善导大师的理论体系,但做了较大的改动。源空排除称名念佛以外的诸行,即只依十八愿,排斥净土宗的其他修法和其他宗派修法,这不仅与善导大师的思想有区别,亦不符合大乘佛法包容的理念。源空的思想是全靠他力,排斥自力。在九品往生的品位上,源空是根据念佛的深浅或数量多少,来决定品位的高下,这点与善导大师也不同。
日本的亲鸾创立了日本净土真宗。亲鸾对源空的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信心并非自我修持的成佛内因,而是阿弥陀佛赐予的,从而在信愿行三资粮中排除了愿和行,只保留了信,神化了弥陀佛,建立了一种上帝崇拜式的弥陀信仰,往生超越三辈九品而直取佛果,等同弥勒,位同如来。真宗符合了人们投机取巧、好逸恶劳的天性,其说词既通俗易懂又富有诱惑性,如此虽有吸引部分信众求生净土的现实利益,但却也造成毁坏佛法的无边过失;其虽抓住了净土宗核心因素——信心,,但依其理论生起的宗教激情式信心却难以维持长久。
日本人误解了善导大师的思想,学人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当时日本文化的落后造成了中日两国间较大的文化断层和差异;二是日本民族本身就是一个祭拜心理非常强烈的民族。因此理解上出现偏颇、断章取义和把阿弥陀佛神化成救世主一样,也就不难理解了。虽然净土宗是释迦牟尼佛开示的特异方便法门,但它也不能有悖大乘佛法的原理,以一个宗派的思想取代整体佛教义理是偏激和错误的。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尚书
- 周礼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旧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孔子家语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池北偶谈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子不语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道家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浮生六记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诗词
- 两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