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洗罨
宜多备糟醋。衬尸纸惟有藤连纸、白抄纸可用;若竹纸,见盐、醋多烂,恐侵损尸体HT 尸于平稳、光明地上,先检验一遍,用水冲洗。次 皂角洗涤尸垢腻,又以水冲荡洁净。(洗时下用门扇、簟席衬,不惹尘土)洗了,如法用糟醋拥罨尸首,仍以死人衣物尽盖,用煮醋淋,又以荐席罨一时久。候尸体透软,即去盖物,以水冲去糟醋,方验。不得信行人说,只将酒醋泼过,痕损不出。
初春与冬月,宜热煮醋及炒糟令热。仲春与残秋宜微热。夏秋之内,糟醋微热,以天气炎热,恐伤皮肉。秋将深,则用热,尸左右手、肋相去三、四尺,加火 ,以气候差凉。冬雪寒凛,尸首僵冻,糟醋虽极热,被衣重叠,拥罨亦不得尸体透软。当掘坑,长阔于尸,深三尺,取炭及木柴遍铺坑内,以火烧令通红。多以醋沃之,气勃勃然,方连拥罨法物衬簟,HT 尸置于坑内。仍用衣被覆盖,再用热醋淋遍。坑两边相去二、三尺,复以火烘。
约透,去火,移尸出验。冬残春初,不必掘坑,只用火烘两边,看节候详度。
湖南风俗,检死人皆于尸傍开一深坑,用火烧红,去火,入尸在坑内。泼上糟醋,又四面用火逼良久,扛出尸。或行凶人争痕损,或死人骨属相争不肯认,至于有三四次扛入火坑重检者。人尸至三四次经火,肉色皆焦赤,痕损愈不分明,行吏因此为奸。未至一两月间,肉皆溃烂。及其家有论诉,差到聚检官时已是数月,止有骨殖,肉上痕损并不得而知。火坑法独湖南如此,守官者宜知之。
- 推荐作品:
- 集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正史
- 宋书
- 逸周书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兵家
- 将苑
- 司马法
- 投笔肤谈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吕氏春秋
- 笑林广记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常言道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