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物理部·果品
收枣子,一层稻草一层枣,相间藏之,则不蛀。
藏栗不蛀,以栗篰烧灰淋汁,浸二宿出之,候干,置盆中,以沙覆之。藏西瓜,不可见日影,见之则芽。
收鸡豆,晒干入瓶,箬包好,埋之地中。
藏金橘于绿豆中,则经时不变。
藏柑子,以盆盛,用干潮沙盖。
木瓜同法。
收湘橘,用汤煮过,瓶收之,经年不坏。
藏胡桃,不可焙,焙则油。
藏梨子,用罗卜间之,勿令相着,经年不坏。
梨蒂插萝卜内,亦不得烂。
藏香团,同法。
栗子与橄榄同食,作梅花香。
炒栗子、白果,拳一个在手,勿令人知,则不爆。
水杨梅入烰炭,不烂。
以缸贮细沙,藏柑橘、梨、榴之属于其中,久而不坏。
如柑橘顿近米处,便速烂。
梨子纸裹入新瓶,可藏至二月。
石榴煎米泔百沸汤,淖过晾干,可至来年夏,不损坏。
梨子藏北枣中,可以致远。
榧子用盛茶瓶贮之,经久不坏。
藏生枣子用新沙罐,一层淡竹叶枝,古老铜钱数个,白矾少许,浸水井内,经年不坏。
藏桃、梅之属于竹林中,拣一大竹,截去上节,留五尺,通之,置果于竹中,以箬封泥涂之,隔岁如新撷。
摘银杏,以竹篾箍其根,过一宿,击篾则实尽落。
鸡豆子连蒲元水藏于新瓷器内,供时旋剥,甚妙。
蜜饯夏月多酸,可用大缸盛细沙,时以水浸湿,置瓶其上,即不坏。
梨子怕冻,须用沙瓮,着稻糠拌和藏之,以草塞瓶口,使其通气,可留过春。
松子用防风数两置裹中,即不油。
梨子每个以其柄插萝卜中,藏漆盒内,可以久留。
风栗,以皂荚水浸一宿,取出晾干,篮盛挂当风,时时摇之。
收柑橘,用黄砂坛,以晒燥松毛拌之,则不烂。
松毛湿,则又晒燥换之。
无松毛,早稻草铡断,亦好。
闽中藏生荔枝,六七分熟者,用蜜一瓮浸之,密扎,令水不入,投井中,用时取出,其色如鲜。 收胡桃松子,以粗布作袋,挂当风中。
收桃子,以麦麸作粥,先入少盐,盛盆内,候冷,以桃子纳其中,冬月取以侑酒极佳。
桃不可太熟,须择其颜色青红可爱者。
凡果品皆忌酒,酒气熏即损坏。
葡萄方熟,用蜡纸裹紧,扎封以蜡,可留到冬。
栗蒲安在壳中,可以久留。
食胡桃多者,令人吐血。
黄蜡同栗子嚼,成水。
栗子同橄榄嚼,其味甘清,名曰:“风流脯”。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论语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旧唐书
- 旧五代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弟子规
- 说苑
- 中论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杂家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老残游记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黄庭经
- 文子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幽梦影
- 词曲
- 历史故事
- 魏晋
- 南北朝
- 金朝
- 清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