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鱼品
鲤鱼
味甘,寒,有毒。主咳逆上气,黄胆,止渴,安胎。治水肿,香港脚。天行病后不可食,有宿瘕者不可食。
鲫鱼
味甘,温平,无毒。调中,益五脏。和 菜作羹食良,患肠风,痔 下血宜食之。
鲂鱼
甘,温平,无毒。补益与鲫鱼同功。若作脍食,助脾胃。不可与疳痢人食。
白鱼
味甘,平,无毒。开胃下食,去水气。久食发病。
黄鱼
味甘,有毒。发风动气,不可与荞面同食。
青鱼
味甘,平,无毒。南人作 。不可与芫荽、面酱同食。
鱼
味甘,寒,有毒。勿多食,目赤、须赤者,不可食。
沙鱼
味甘咸,无毒。主心气鬼疰、蛊毒、吐血。
鳝鱼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天行病后,不可食。
鲍鱼
味腥臭,无毒。主坠蹶 折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及治妇人崩血不止。
河鱼
味甘,温。主补虚,去湿气,治腰、脚、痔等疾。
石首鱼
味甘,无毒。开胃益气。干而味咸者,名为鲎。
阿八儿忽鱼
味甘,平,无毒。利五脏,肥美人,多食难克化,脂黄肉粗,无鳞,骨止有脆骨。胞可作膘胶,甚粘。膘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其鱼大者有一二丈长,一名鲟鱼,又名 鱼。生辽阳东北海河中。
乞里麻鱼
味甘,平,无毒。利五脏,肥美人。脂黄肉稍粗。脆亦作膘。其鱼大者,有五六尺长,生辽阳东北海河中。
鳖肉
味甘,平,无毒。下气,除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
蟹
味咸,有毒。主胸中邪热结痛,通胃气,调经脉。
虾
味甘,有毒。多食损人。无须者,不可食。
螺
味甘,大寒,无毒。治肝气热,止渴,解酒毒。
蛤蜊
味甘,大寒,无毒。润五脏,止渴,平胃,解酒毒。
鱼品
味苦,平,无毒。理胃气,实下焦。
蚌
冷,无毒。明目,止消渴,除烦,解热毒。
鲈鱼
平。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食之宜人。
- 推荐作品:
- 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周书
- 北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三十六计
- 将苑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管子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权谋残卷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太平广记
- 新齐谐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诗词
- 元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