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艺文类聚》在内容取舍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家正统观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等主要主题。凡是与儒家思想有关的重要概念和范畴,如符命、帝王、后妃、圣、贤、忠、孝、德、让、智、孝悌、交友、言志、宗庙、社稷等都列有专题,并附有充实的诗文内容,使读者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在提高文学方面修养的同时,又能够加深认识儒学的基本思想和概念。
编纂特色
欧阳询在《艺文类聚》序中对于前代类书分别指出其不足之处:有的偏重于文,如晋挚虞的《文章流别》和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有的偏重于事,如魏文帝曹丕敕修的《皇览》和南朝梁徐勉领衔编修的《华林遍略》。将文和事分割开来的编纂方法不便于后人使用,因而《艺文类聚》的编纂便克服上述两者的不便,把文和事统一起来,编在一书中,这样可以达到览者易为功,作者资其用的目的,实为开创之举。
《艺文类聚》采辑经史子集各种书中的材料,分类编次,故事居前,诗文在后,大致按作品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引故事,都注出书名,所引诗文,都注出时代、作者和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便于查考,其体例于诸类书中为最善。
不足之处
《艺文类聚》的内容去取、材料归类虽然较好,但也有些地方,不够合适。例如《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只载高齐;《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不收刀、匕首等物,却另立《军器部》一门。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历说:繁简失宜,分合未当。这大约是因为这部书成于众人之手,没有好好整理,所以内容不免欠妥,体例未能统一。
作品内还收录了较欧阳询晚出的作者苏味道、李峤、宋之问、沈佺期四个人的诗,显为后人增入。其中引证,亦有错误。例如《艺文类聚》《草部》下《蒲》引《史记》:赵高将为乱,先设验献蒲以为脯,惑二世,有言蒲者诛之。查《史记·秦二世纪》,根本没有这回事。可能是此说曾见他书,而被张冠李戴弄错了的。又同书卷七十三把《汉书》的长陵一抔土的抔字误作杯字,收入《杂器物部》的《杯》类,也是错误。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论语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魏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三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智囊全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避暑录话
- 水浒传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海国春秋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沧浪诗话
- 词源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