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卷上·脉·症脉轻重论
人之患病,不外七情六淫,其轻重死生之别,医者何由知之?皆必问其症,切其脉,而后知之。然症脉各有不同,有现症极明,而脉中不见者;有脉中甚明,而症中不见者。其中有宜从症者,有宜从脉者,必有一定之故。审之既真,则病情不能逃,否则不为症所误,必为脉所误矣。故宜从症者,虽脉极顺而症危,亦断其必死;宜从脉者,虽症极险而脉和,亦决其必生。如脱血之人,形如死状,危在顷刻,而六脉有根,则不死。此宜从脉不从症也。如痰厥之人,六脉或促或绝,痰降则愈,此宜从症不从脉也。阴虚咳嗽,饮食起居如常,而六脉细数,久则必死。此宜从脉不宜从症也。噎膈反胃,脉如常人,久则胃绝而脉骤变,百无一生。此又宜从症不从脉也。如此之类甚多,不可枚举。总之脉与症分观之,则吉凶两不可凭。合观之,则某症忌某脉,某脉忌某症,其吉凶乃可定矣。又如肺病忌脉数,肺属金,数为火,火刑金也。余可类推,皆不外五行生克之理。今人不按其症,而徒讲乎脉,则讲之愈密,失之愈远。若脉之全体,则《内经》诸书详言之矣。
- 推荐作品:
- 易经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明史
- 旧唐书
- 宋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弟子规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朝野佥载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中说
- 僧宝传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唐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