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编写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北返蒙古高原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
洪武二年二月丙寅,在南京的天界寺正式开局编写,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宋濂是主要负责人。这次编写至秋八月癸酉结束,仅用了188 天的时间,便修成了除元顺帝一朝以外的本纪37卷,志53卷,表6卷,传63卷,共159卷。这次修史,以大将徐达从元大都缴获的元十三朝实录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经世大典》为基础。
由于编纂的时间太仓促,缺乏顺帝时代的资料,全书没有完成,于是派欧阳佑等人到全国各地调集顺帝一朝资料,于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开史局,仍命宋濂、王袆为总裁,率领赵埙,朱右、贝琼等15人继续纂修,经过143天,七月初一书成,增编顺帝纪10卷,增补元统以后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货志》各1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传》36卷,共计53卷。然后合前后二书,按本纪、志、表、列传厘分后,共成210卷,,也就是如今的卷数。两次纂修,历时仅331天。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尔雅
- 文昌孝经
- 史记
- 汉书
- 晋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焦氏易林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白牡丹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