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秦四·秦取楚汉中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兰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兰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秦国夺取楚国的汉中之后,又与楚军在蓝田交战,大败楚军。韩、魏两国听到楚国陷入困境,就向南面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王率领军队失败而归。来齐、韩、魏三国又合谋进攻楚国,唯恐秦兵救助楚国,有人建议薛公田文说,“可以先派使者去告诉楚王说:‘现在三国的军队准备离开楚国,如果楚国能够响应我们共同攻打秦国,别说是蓝田,再多的地方还怕难以得到手吗?更何况楚国失去的旧地?’楚国早就怀疑秦国未必肯予救助自己,如今叉听说三国退兵攻秦,那么楚国的响应必定会更加卖力,这就造成楚国想和三国谋划进攻秦国的局面了。若是秦国知道了这件事情,必定不肯救助它。这样三国再反过来加紧进攻楚国,楚国一定要到秦国去告急;秦国就越发不敢出兵,这就是我们离间秦国攻打楚国之计,此次出兵必建大功。”
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臣有功。
薛公田文说:“好。”于是就派出特使出使楚国。楚国果然极力响应。到这时三国才全力攻打楚国,楚国真的向秦国告急,秦国自然不敢出兵。结果三国大胜,战果辉煌。
- 推荐作品:
- 诗经
- 论语
- 尔雅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史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千字文
- 夜航船
- 名贤集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绣云阁
- 龙城录
- 刘公案
- 白牡丹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唐代
- 宋代
- 金朝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