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齐二·秦攻赵长平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两国发兵援赵。秦王分析说:“如今齐、楚来救援赵国,如果他们联合作战,寡人就退兵;如果他们一盘散沙,我就趁机攻打它。”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这时,赵军粮食告急,派人向齐国借粮,可是齐王不答应借粮。谋臣周子对齐王说:“大王不如把粮米暂借赵国,让他击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会无所忌惮,不会退去。这样一来就中了秦国的计谋,而齐、燕的计策就落空了。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这就像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日赵国遇到亡国之祸,明日亡国之祸就会降临到齐、楚身上。因此救援赵国就好比捧着漏瓮、浇灭烧焦的锅一样,实在是十万火急。再说救赵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义举,击退秦国,也可以张扬名声,不去显示正义张扬威名,却一味地吝啬粮食,这确实是战略决策的错误啊。”
- 推荐作品: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文昌孝经
- 正史
- 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逸周书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东观奏记
- 别史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越绝书
- 通典
- 菜根谭
- 荀子
- 明夷待访录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南游记
- 说唐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了凡四训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魏晋
- 南北朝
- 宋代
- 明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