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齐三·孟尝君出行国至楚
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直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曰:“诺。”
孟尝君出巡五国,来到楚国的时候,楚王要送给他一张用象牙制成的床。郢都一个姓登徒的人正好值班负责送象牙床给孟尝君,可是他不愿意去,于是找到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与他商量说:“我是郢人登徒,如今我负责护送象牙床,以献薛公,可是那床价值千金,稍有损坏,即使卖掉了妻室儿女也赔不起。先生不如设法让我免掉这个差使,愿以先人所留下的宝剑作为报答。”公孙戌说:“好的”。
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何哉?”公孙戍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小国英桀之士,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孟尝君曰:“诺。”
于是公孙戌往见孟尝君,说:“贤公准备接受楚人送您的象牙床吗?”孟尝君说:“是的”。公孙戌说:“最好不要接受”。孟尝君问:“这是为什么呢?”。公孙戌说:“五国之所以以相印授公,只是因为听说您在齐地有怜恤孤贫的美德,在诸侯中有存亡继绝的美名,五国君主这才以国事委公,这实在是仰慕您的仁义廉洁。况且您在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这样的重礼,巡行至其他小国,又拿什么样的礼物馈赠于您呢?所以臣希望您万不可受人之礼。”孟尝君很爽快的答应了。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重之宝剑一。”孟尝君曰:“何谓也?”公孙戍曰:“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输象床,郢之登徒不欲行,许戍以先人之宝剑。”孟尝君:“善,受之乎?”公孙戍曰:“未敢。”
公孙戌快步退了出去,走到中门,孟尝君起了疑心,把他叫了回来:“先生叫田文勿受象牙床之礼,这固然是一项很好的建议,但为何先生如此乐不可支呢?”公孙戌见隐瞒不得,便婉言辩道:“臣有三大喜事,外加更得一柄宝剑。”孟尝君不解:“先生此话怎讲?”公孙戌说:“贤公门下食客何止百人,却只有臣敢于进谏,此喜之一;谏而能听,此其二;谏而能止君之过,此其三。而为楚送象牙床的登徒,不愿意送床。他曾答应事成之后,送臣一柄先人宝剑。”孟尝君没有恼怒,反有嘉许之色:“先生接受宝剑了没有?”公孙戌说:“未得贤公许可,戌不敢接受馈赠。”
曰:“急受之。”因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孟尝君说:“赶快收下!”因为这件事,孟尝君在门板上写道:“谁能宣扬田文的名声,阻止田文犯错误,即使私自在外获得珍宝,也可迅速来进谏。”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韩非子
- 法家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警世通言
- 东周列国志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常言道
- 南游记
- 雷峰塔奇传
- 刘公案
- 白牡丹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道家
- 庄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冰鉴
- 伯牙琴
- 桃花扇
- 唐代
- 五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