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魏四·秦魏为与国
秦、魏为与国。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秦国、魏国结为盟国,齐国、楚国相约要攻打魏国,魏国派人向秦国求救,道路上魏国使者车子的顶盖彼此都望得见,秦国的救兵就是不出动。
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老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车而遣之。
魏国有个叫唐且的人,年纪有九十多岁了,他对魏王说:“老臣请求出使西方游说秦王,让救兵先于老臣从秦国出发,可以吗?”魏王说:“好吧。”于是准备车辆送佑出发。
唐且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魏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矣。”唐且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且夫魏一万乘之国,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在魏郊矣,大王之救不至,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王虽欲救之,岂有及哉?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
唐且见到了秦王,秦玉说:“老先生疲惫不堪地从远方来到这里,很辛苦了。魏国派人来求救已经好多次了,寡人知道魏国情况紧急。”唐且回答说:“大王已经知道魏国情况紧急却不派救兵,这是为大王出谋划策的臣予太无能了。再说魏国是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自称为秦国东方的藩国,接受秦国的冠带制度,每年春秋祭祀送来供品,认为凭秦国的强大足可以成为盟国。现在齐国、楚国的军队已到了魏都的郊外,大王的救兵还没有赶到,魏国一旦形势紧急就将割让土地与齐国、楚国定约,大王即使想救魏国,哪里还来得及呢?这将是失去了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盟国魏国,而且增强了齐、楚两个敌国。匝下私下认为替大王出谋划策的臣子太无能了。”
秦王喟然愁悟,遽发兵,日夜赴魏,齐、楚闻之,乃引兵而去。魏氏复全,唐且之说也。
秦王感叹悔悟,马上发兵,日夜兼程奔赴魏国。齐国、楚国听说后,就收兵撤离了。魏国能够再次得以保全,全仗唐且游说的结果。
- 推荐作品:
- 集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易经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辽史
- 资治通鉴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高士传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将苑
- 虎钤经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农桑辑要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夷坚志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诗词
- 两汉
- 唐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