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魏四·八年谓魏王
八年,(阙文)谓魏王曰:“昔曹恃齐而轻晋,齐伐釐、莒而晋人亡曹。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郑恃魏以轻韩,伐榆关而韩氏亡郑。原恃秦、翟以轻晋,秦、翟年谷大凶而晋人亡原。中山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此五国所以亡者,皆其所恃也。非独此五国为然而已也,天下之亡国皆然矣。夫国之所以不可恃者多,其变不可胜数也。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登,稸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于利,比于患。臣以此知国之不可必恃也。今王恃楚之强,而信春申君之言,以是质秦,而久不可知。即春申君有变,是王独受秦患也。即王有万乘之国,而以一人之心为命也,臣以此为不完,愿王之熟计之也。”
秦始皇八年:《脱漏文字)有人对魏王说:“从前曹国依仗齐国而轻视晋国,在齐国去讨伐莱、莒两国的时候,晋国人借机攻破了曹国。缯国依仗齐国就抗拒越国,在齐国和子作乱的时候,越国人就攻占缯国的城邑。郑国依仗魏国,轻视韩国,在魏国攻打榆关的时候,韩露就攻下了郑国。原国依仗秦人、狄人,轻视晋国,在秦、狄出现凶灾的时候,晋人攻占了原国。中出依仗齐国、魏国,轻视赵国,在齐国、魏国讨伐楚围的时候,赵蟹攻取了中山。这五个国家之所以破亡,都因为认为自己有所依靠。不但这五个国家是这样,天下所有破亡的国家都如此。对别的国家不可依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变故不可胜数。有的因为政治教化没有修治,上下不团结,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因为邻国诸侯狡诈,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因为年成不好谷物不收,蓄积用尽,而不可以依靠;有的国家在利益面前改变立场,有的国家自己已接近了祸患。臣下因此知道别的国家是不可以依仗的。观在大王依仗楚国的强大,而听信春申君的话,因此对抗泰国,久后结果不可预料。假如春申君有变故,这将由大王独自承受秦国的祸患了。虽然大王拥有万乘之国,却依赖一个人的想法唯命是听。臣下认为这样做法是不完美的。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 推荐作品:
- 子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其他经学
- 大戴礼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葬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杂家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孽海花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老子
- 庄子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南北朝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