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七章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
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待其人而後行。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
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
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
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
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
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
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注释
(1)洋洋:盛大,浩翰无边。
(2)优忧:充足有余。
(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
(4)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
(5)其人:指圣人。
(6)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
(7)凝聚,引申为成功。
(8)问学:询问,学习。
(9)倍:通”背”,背弃,背叛。
(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人雅.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尔雅
- 谷梁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杂史
- 东观奏记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六韬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墨子
- 梦溪笔谈
- 龙文鞭影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隋唐演义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