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章
原文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
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
“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
“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
(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
(3)报:报复。
(4)居:处。
(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
(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
(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
(8)矫:坚强的样子。
(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 推荐作品:
- 史
- 论语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国语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神农本草经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墨子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西厢记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独异志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刘子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