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二十七 治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方
治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方
治腹中冷癖,水谷?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
取大蟾蜍一枚,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芒硝,大人一升,中人七合,瘦弱人五合,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一升。一服后,未得下,更一升,得下则九日十日一作。
又方,茱萸八两,硝石一升,生姜一斤,以酒五升,合煮,取四升,先服一服一升。不痛者止,勿再服之,下病后,好将养之。
又方,大黄八两,葶苈四两,并熬芒硝四两,熬令汁尽,热捣蜜和丸,丸如梧子大,食后服三丸,稍增五丸。
又方,野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捣,蜜丸服。如梧子大,食前三丸,日三服。
又方,巴豆三十枚,去心,杏仁二十枚,并熬,桔梗六分,藜芦四分,皂荚三分,并炙之。捣蜜和丸,如胡豆大,未食服一丸,日二。欲下病者,服二丸,长将息,百日都好,瘥。
又方,贝母二两,桔梗二两,矾石一两,巴豆一两,去心皮生用,捣千杵,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二丸,病后少少减服。
又方,茯苓一两,茱萸三两,捣,蜜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服。
又治暴宿食留饮不除,腹中为患方。
大黄,茯苓,芒硝各三两,巴豆一分,捣,蜜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不痛止。
又方,椒目二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捣,以枣膏,丸如麻子,服二丸,下痛止。
又方,巴豆一枚,去心皮熬之,椒目十四枚,豉十六粒,合捣为丸,服二丸,当吐利,吐利不尽,更服二丸,服四神丸。下之,亦佳。
中候黑丸治诸癖结痰?第一良。
桔梗四分,桂四分,巴豆八分,去心皮,杏仁五分,去皮,芫花十二分,并熬。令紫色,先捣三味药,成末,又捣巴豆,杏仁如膏,合和,又捣二千杵。丸如胡豆大,服一丸取利,至二三丸,儿生十日欲痫,皆与一二丸如粟粒大,诸腹内不便,体中觉患,便服得一两,行利则好也。
硫黄丸,至热,治人之大冷,夏月温饮食,不解衣者。
硫黄,矾石,干姜,茱萸,桂,乌头,附子,椒,人参,细辛,皂荚,当归,十二种分等。随人多少,捣,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丸至二十丸,日三服,若冷痢者,加赤石脂,龙骨,即便愈也。
露宿丸,治大寒冷积聚方。
矾石,干姜,桂,桔梗,附子,炮,皂荚各三两,捣,筛,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丸,加至一十五丸。
附方《外台秘要》,疗癖方。
大黄十两,杵,筛,醋三升,和匀,白蜜两匙,煎。堪丸如梧桐子大,一服三十丸。生姜汤吞下,以利为度,小者减之。
《圣惠方》,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
用桃奴二两,为末,空心温酒调二钱匕。
《简要济众》,治久积冷,不下食,呕吐不止,冷在胃中。
半夏五两,洗过为末,每服二钱,白面一两,以水和搜,切作棋子,水煮面熟为度。用生姜醋调和,服之。
- 推荐作品:
- 孝经
- 尔雅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南史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明夷待访录
- 将苑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商君书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撼龙经
- 疑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何典
- 绣云阁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抱朴子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历史故事
- 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