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第四十七 治卒耳聋诸病方
治卒耳聋诸病方
葛氏,耳卒聋。
取鼠胆,纳耳内,不过三,愈,有人云,侧卧沥一胆尽。须臾胆汁从下边出,初出益聋,半日顷,乃瘥。治三十年老聋。
又方,巴豆十四枚,捣,鹅脂半两火熔,纳巴豆,和取如小豆,绵裹纳耳中,瘥。日一易,姚云,瘥三十年聋。
若卒得风,觉耳中恍恍者。
急取盐七升,甑蒸使热,以耳枕盐上,冷复易。亦疗耳卒疼痛,蒸熨。
又方,栝蒌根削令可入耳,以腊月猪脂煎三沸,出塞耳,每日作,三七日,即愈。
姚氏,耳痛有汁出方。
熬杏仁令赤黑,捣如膏,以绵裹塞耳,日三易,三日即愈。
耳,耳中痛,脓血出方。
月下灰吹满耳,令深入无苦,即自出。
耳聋,菖蒲根丸。
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捣,筛,分作七丸,绵裹,卧即塞。夜易之,十日立愈。黄汁,立瘥。
耳中脓血出方。
细附子末,以葱涕和,灌耳中,良。单葱涕亦佳,侧耳令入耳。
耳中常鸣方。
生地黄切,以塞耳,日十数易。
《短剧》,疗?耳,出脓汁散方。
矾石二两,烧,黄连一两,乌贼鱼骨一两,三物为散。即如枣核大,绵裹塞耳,日再易,更加龙骨。
耳聋巴豆丸。
巴豆一枚,去心皮,斑蝥一枚,去翅足,二物合捣筛,绵裹塞耳中,再易甚验。云此来所用,则良。
又方,磁石,菖蒲,通草,薰陆香,杏仁,蓖麻,松脂,捣,筛为末,分等。蜡及鹅脂和,硬和为丸,稍长,用钗子穿心为孔。先去耳塞,然后纳于药,日再,初着痒,及作声。
月余总,瘥,殿中侯监效。
耳卒痛。
蒸盐熨之。
痛不可忍,求死者。
菖蒲,附子各一分,末,和乌麻油。炼点耳中,则立止。
耳,脓血出。
车辖脂,塞耳中。脓血出尽,愈。
附方肘后方。疗耳卒肿,出脓水方。
矾石烧末,以笔管吹耳内,日三四度,或以绵裹塞耳中,立瘥。
《经验方》,治底耳方。
用桑螵蛸一个,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细研,入麝香一字为末,糁在耳内。每用半字如神效。如有脓,先用绵包子捻去,次后糁药末入耳内。
又方,治耳卒聋。
巴豆一粒,蜡裹针刺,令通透,用塞耳中。
《梅师方》,治耳久聋。
松脂三两,炼,巴豆一两,相和。熟捣可丸,通过以薄绵裹,纳耳孔中塞之,日一度易。
《圣惠方》,治肾气虚损,耳聋。
用鹿肾一对,去脂膜,切,于豉汁中,入粳米二合,和煮粥,入五味之法。调和,空腹,令之作羹及酒,并得。
杜壬方,治耳聋,因肾虚所致,十年内一服愈。
蝎至小者四十九枚,生姜如蝎大,四十九片,二物铜器内炒。至生姜干为度。为末,都作一服,初夜温酒下,至二更尽,尽量饮酒,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笙簧,即效。
《胜金方》,治耳聋立效。
以干地龙,入盐,贮在葱尾内,为水,点之。
《千金方》,治耳聋。
以雄黄,硫黄,等分。为末,绵裹,塞耳中。
又方,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碎之,浸七日,去滓。任性服尽,三十年聋,瘥。
又方,以醇酢,微火煎附子,削令尖,塞耳效。
《外台秘要》,治聋。
芥子捣碎,以人乳调和,绵裹,塞耳,瘥。
杨氏《产乳》方,疗耳鸣,无昼夜。
乌头烧作灰,菖蒲,等分。为末,绵裹,塞耳中,日再用,效。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论语
- 孟子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宋史
- 旧唐书
- 北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史评
- 三字经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扬子法言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墨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唐传奇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长生殿
- 先秦
- 两汉
- 魏晋
- 五代
- 清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