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坤下兑上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彖曰:萃,聚也。順以説。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順而以説,柔无違也。剛中正而應,保其萃以通也。天下大聚,正者而孝享,聚其昭穆,剛尊而利以見也。萃其正而通也。用大牲吉,聚而豐之,得其稱也。夫聚而通之。何往不利。順於類正而相聚得其通,而保其久也。天地萬物之情見於此矣。
象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澤得地以久,地得澤以潤相,聚之道也。衆之聚也,不可以无防,故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四為上應,三近附之,已信不終,失其萃矣。則心惑而志亂矣。何所利哉。若小能號呼,自省度其可否,反而哂之不以為笑,靜然保居,終獲其應,復何憂哉。往必无咎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初三皆萃於四,已獨守中,不變其志,待於五,牽而後為聚,得其吉矣。居内靡他,何咎之有。精意承奉信以結之,豈待於豐乎,雖薄而可以薦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下皆上,萃。已无應焉。萃如,嗟如也,何所利哉。奉於四剛,剛巽而與,故往而无咎。不能下已而從人,位之失矣,可小惜也。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也。
承上於地以剛處之,而下據其衆,非其至公奉上之心大吉則咎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四有其民,而權逼於已,位當貴也,咎何有乎。尊信不行,道豈光乎,且陽徳仁也,可以長正而悔亡矣,民終歸之也。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也。
乘剛而不安,違而无萃。齎咨憂嘆以至於涕洟,懼而内戒,咎何有焉。
- 推荐作品:
- 集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汉书
- 新唐书
- 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奉天录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地理
- 史通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李卫公问对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世说新语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子不语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白牡丹
- 独异志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僧宝传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桃花扇
- 两汉
- 五代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