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卷上·时医三错
凡阴疽及鬼邪着人,或两眼内障,此三法皆出《内经》。其疮疽本于肾虚,为阴所着,寒邪滞经,根据附于骨,故烂人筋,害人性命。其法必大补肾气,壮阳消阴,土得阳气,自生肌肉,则元气周流不侵骨髓矣。今则附入外科,庸医不知,反用败毒凉药,致元气虚惫而死者,多矣。(亲见一妇人患伏免阴疽,形扁色白,大如覆盂,延一艮山门疡医,连用清火败毒药四剂,不待脓溃,一泻而死。)
鬼邪着人者,皆由阴盛阳虚,鬼能根据附阴气,故易而成病,若阳光盛者焉敢近之。治法大补元气 加以育神,则鬼邪自然离体。病家不知,专求符 ,此等外道决无灵验。或假手庸医,认为燥火,投以凉药,或清热化痰,致人枉死,良可悲哉。(世俗于轻浅小疾皆事巫祝,况鬼祟为殃,肯舍巫 乎!加之医用寒凉,故尔愈者不易。)
眼生内障由于脾肾两虚,阳光不振耳。故光之短主于脾,视物不明主乎肾。法当温补脾肾,壮阳光以消阴翳,则目明矣。今则另立眼科以成一家之技,只用凉剂,冰损元阳,致脾肾虚衰而死,殊不知一切病证皆有《内经》正法。后人分立十三科妄名,是以识见小者,专习一科,成一偏之见,譬之大海中认一浮沤,综理未贯,动即伤生,悲哉!(予目睹京中来一太医院官陈某,自炫能开瞽目,专以冷水冰伏,又以寒膏内陷。其人本领,实而火重者见效亦捷;若本弱元亏者,无不阴受其害。斜桥一盐贩之妻服膏半盏,腹即 痛,其夫强之服尽,大吐而毙。其夫一时惶急,从楼窗跃出街心。哭叫∶陈太医药杀我妇!百种辱骂累及祖先,闻者无不寒心。笔此以见寒凉误人,并信耳不信目之戒。)
- 推荐作品: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史记
- 晋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通典
- 三字经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千金方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墨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太平广记
- 东游记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何典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先秦
- 隋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