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原注: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译者注:此处有脱文]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 推荐作品: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汉书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北史
- 梁书
- 明季南略
- 杂史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三十六计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食疗本草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宣室志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历史故事
- 南北朝
- 宋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