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缅寻太古之初,真源一味,自然朴略,不同浮华,虽垂不载。至轩辕征蚩尤,而廓清四海;帝舜黜有苗,而绥定万邦。逮乎三王则吊人伐罪,暴秦则兼并天下。汉高夷凶静难,光武讨叛惩奸;魏武破袁绍,晋武灭苻坚。宇文氏破高欢,普六茹平陈国;太宗擒王、窦,肃宗定安史。故曰:乱者,理之源;失者,得之府。法令施而逆子诛,《春秋》书而贼臣惧。建中四祀,朱泚作乱,居我凤巢。忠臣义士,身死王事,可得而言者,咸悉载之,使后来英杰贵风义而企慕。乘危伺隙与时浮?沈者,其徒非一。正史备书,故不复赘录,志怀问鼎者不敢漏网,失简书。直笔直言,无矫无妄,欲使朱蓝各色清浊分流,质而不文,焉敢润色,恐史笔遗漏,故备阙也。李忠臣三朝名将,忽为叛主之臣;洪经纶累代通儒,乃作趋时之士。其余源休、蒋镇之辈,敬忠、日月之徒,盖屑屑者,何足道哉!每思南史之笔,班马之作,莫不废食仰叹,且洪流壤堤犹可塞也,烈火燎原尚可扑也,逆臣贼子难可迩也。睹此妖孽,摇动中原,莫不痛心疾首。是用书之简素,使好我者慕,恶我者惧。元一代居关右,世业三秦,亲睹欃枪,媸妍必记。虽形阙奉亲,而内怀其孝;身乖事主,而心荷圣恩。每览嵇绍、纪信之高义,感千载而仰慕;寻淖齿、王敦之遗迹,思奋剑而誓心。疾恶之志,不忘寤寐。起自建中四祀孟冬月上旬三日,泾原叛命,终兴元元年孟秋月中旬有八日,皇帝再复神都。于中可否,总纪其事也。夫史官之笔,才、识、学也;苟无三端,难以措其手足。元一不敏,敢窃凤皇之一毛,以效麒麟之千里。独学而无知,孤陋而寡闻,迹不践于邱门,文有惭于先哲。轻尘罕增于巨岳,坠露无益于广川。辄中萤烛之光,将助太阳之照。述而不作,有愧老彭。冀革前非,用警来祀云尔。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白虎通义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南史
- 逸周书
- 西夏书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慎子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游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无量寿经
- 云笈七签
- 总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牡丹亭
- 先秦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