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齐家类
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增一辈孝子。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君子有百世之养,邱墓是也。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父尔祖,皆前世也。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能有安养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着矣。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沈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 推荐作品:
- 左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汉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都城纪胜
- 政书
- 荀子
- 中论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春秋配
- 唐摭言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老子
- 阴符经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唐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