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敦品类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宏仪。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处士。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受人恩,受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费,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创办义举,济人利物,此用财也。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积聚珍玩,赏目悦心,此伤财也。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左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杂史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盐铁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墨子
- 梦溪笔谈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知言
- 道家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