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 晋语·栾武子立悼公
既弑厉公,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庚午,大夫逆于清原。公言于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谷也;其禀而不材,是谷不成也。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孤之不元,废也,其谁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若欲奉元以济大义,将在今日;若欲暴虐以离百姓,反易民常,亦在今日。图之进退,愿由今日。”大夫对曰:“君镇抚群臣而大庇荫之,无乃不堪君训而陷于大戮,以烦刑、史,辱君之允令,敢不承业。”乃盟而入。
在杀害晋厉公以后,栾武子派荀罃、士鲂到周都迎接晋悼公。庚午那天,大夫们都到清原去迎接。晋悼公对大夫们说:“我本来没想到能有今天,现在即位为君,这是天命。臣民所以要拥立贤明的国君,想来就是为了接受国君的命令。假如接受了命令又不听从,那就好比把谷子烧掉;如果得到的命令不合理,那好比谷子没有成熟。谷子没有成熟,那是寡人的罪过;谷子成熟了却将它烧掉,那就是你们的暴虐了。我想长久地维持君位,发号施令不敢不成熟,你们大家发布命令百姓不听从,所以要求助于明君。寡人如果不成器,被废除君位的话,那又能怨谁呢?如果国君贤明而你们暴虐地对待他,那就是你们太专横了。如果想拥立贤君以成大义,就在今天;如果想施行暴虐使百姓离散,颠倒百姓事奉国君的常法,也在今天。你们好好图谋一下,是尊奉我为国君还是废黜我,今天都由你们决定。”大夫们回答说:“国君安抚群臣而且大力保护我们,只怕我们不能很好地接受国君的训令,从而陷于犯罪而被处死,以至于麻烦法官、史官来为我们定罪记过,有辱国君的信令。我们怎敢不受命奉事呢?”于是就订结盟约,进入了国都。
辛巳,朝于武宫。定百事,立百官,育门子,选贤良,兴旧族,出滞赏,毕故刑,赦囚系,宥闲罪,荐积德,逮鳏寡,振废淹,养老幼,恤孤疾,年过七十,公亲见之,称曰王父,敢不承。
辛巳那天,悼公到武公庙朝祭。议定国家大事,任命百官,培育大夫的嫡子,选用贤良,提拔旧臣的子孙,补赏前朝的有功之臣,停止过去的刑罚,大赦囚犯,对嫌疑犯予以宽免,录用积德的人,救济鳏夫寡妇,起用被废黜不用的贤才,抚养老人儿童,抚恤孤儿残疾,年过七十的老人,悼公亲自接见,敬称他们为王父,那些老人们都乐于服从命令。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北略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六韬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法家
- 邓析子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园冶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老残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知言
- 庄子
- 阴符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