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最大的特点。
《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
《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 推荐作品:
- 经
- 仪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明史
- 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逸周书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地理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小窗幽记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鬼谷子
- 格言联璧
- 论衡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三国演义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太玄经
- 总集
- 西湖梦寻
- 诗词
- 先秦
- 两汉
- 五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