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九
(论一首 证一首 方十首)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右四昧,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
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右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连年积冷,流主心胸痛,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晋书
- 元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乾坤大略
- 商君书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术数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了凡四训
- 老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子
- 古文观止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曲
- 诗词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