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终制篇
吾企及推延,岂能及病。偶属炎夏,流金煎石,气息绵微,心用惝恍,虑不支久,方从风烛。夫有生必有死,达人恒分。棺椁之造,起自轩辕。周室有墙翣之饰,旌铭之仪。晋文公请隧,桓司马石椁,甚非谓也。送终之礼,思以裁之。观荀卿、不韦、淮南、崔实、王符、仲长,其制书旨,本自不同,俱非厚葬,孱若一也。高平刘道真,京兆挚仲治,并遗令薄葬。杨王孙遗令裸葬,晋代江应元又然。樊靡卿言葬礼唯约,沐浴并终制令掘,气绝令两人尸即。止妇人之送,禁吊祭之宾。后亡者不得入藏,不得封树。裴潜遗令曰:“墓中唯置一座,瓦器数枚。”皇甫士安言:“以裹尸,覆卷三重,麻绳约二头,置尸灵床上,择不毛之地,坑讫去床下尸而已。”石苞曰:“死皆敛以时服,不得敛,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盟器,不得起坟种树。”郝昭曰:“吾为将数见发冢,取其木为攻具,知厚葬之无益。汝必敛以时服也。”并敕子曰:“吾生素餐,日已久矣。可葬为小椁,裁容下棺。”张奂遗令:“措尸灵床,幅巾而已。”卢植敕其子:“以单帛附身,葬于土穴。虽制度不同,同归于薄也。”赵岐画晏婴、叔向、子产、季札,生不能及,死而画之,甚非所以。晋成帝曰:“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净而已,不得施涂车刍灵。此事虽大,又可谕小。吾之亡也,可以王服周身,示不忘臣礼。《曲礼》一卷,《孝经》一帙,《孝子传》并陶华阳剑一口以自随。此外珠玉不入,铜钱勿藏也。”田国让求葬于西门豹侧,杜元凯求葬于蔡仲冢边,杜藏求葬于蘧伯玉之侧,梁伯鸾求葬于要离之旁。彼四子者,异乎吾之意也。山地东北隅,始生山陵小墓之前,可以为冢。已具别图,庶魂兮有奉,归骨有地,然圹中石屏风、木人、车马、涂车、刍灵之物,一切勿为。金蚕无吐丝之实,瓦鸡乏司晨之用,慎无以血胪腥为祭也。
- 推荐作品: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正史
- 三国志
- 新唐书
- 魏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说苑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太平广记
- 绿野仙踪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北史演义
- 释家
- 五灯会元
- 阴符经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人玉屑
- 隋代
- 金朝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