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特点
优点
文字简练
清代史学家赵翼称赞《梁书》对历史的表述行墨最简,文字爽劲。尚简,是中国史学在文字表述上的优良传统,刘知几的《史通》特别强调了这方面的经验。而姚察文章精彩流赡,时人称为宗匠;姚思廉则被李世民列于十八学士,这同他们在文字表述上的工夫不是没有关系的。
时代特点概括
《梁书》除一般评论人物的功过、长短之外,往往还顾及到对于社会风气和时代特点的概括。在这方面,姚察的见解比姚思廉更凝重、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如卷三十五后论,是通过齐、梁两朝在对待前代宗枝上的不同态度的比较,说明这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问题。
卷三十七后论指出:魏、晋时,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降至东晋、南朝,这种不良风气更加严重,甚至有人身为宰臣,未尝省牒,风流相尚,其流遂远,结果是望白署空,是称清贵;格勤匪懈,终滞鄙俗,朝径废于上,职事隳于下。像这样的史论,在二十五史中,也算得上是佳品。
叙梁朝史事
梁朝五十多年历史,梁武帝统治了四十多年,《梁书》六卷帝纪中以三卷纪梁武帝,这对全面记述梁朝史事是很重要的。侯景之乱是梁朝历史上一件大事,《梁书·侯景传》长达18000字,详细记载了事件的经过。《范缜传》则收入了这位无神论思想家的杰作《神灭论》,突出地反映了姚氏父子的识见。
《梁书》还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海南诸国的情况,这是它超出以前史书的地方。《梁书》类传中还新增《止足传》,这可能是受到许亨、许善心父子所撰《梁书·止足传》的启发而设立的。《梁书》对当时的门阀制度、崇尚佛教等社会特点,也有突出的记载。
缺点
记录误差
《梁书》在记事记人方面,常常有一些时间差误、前后矛盾的地方。如《江苹传》称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而《何敬容传》则称其铨序明审,号为称职。这些互相抵牾的记载,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梁书》在笔法上也存在着曲笔增美讳恶的弊病。对于篡代之际大动干戈的血淋淋事实,书中很少如实反映。对于一些权贵歪曲史实大加吹捧的地方也相当多,与《南史》相比较,《梁书》的这个缺点显得更突出一些。
封建迷信
书中的思想糟粕也不少。充斥书中的大量阴阳灾异、图谶祥瑞,乃至望气相面、因果报应、神怪异闻等,给人以陈腐、庸俗之感。宣传佛、道等宗教迷信,也是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