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观量
夫曲思于细者,必忘其大;锐情于近者,必略于远。由心不并持,则事不兼通,小有所系,大必有所忘也。故仰而贯针,望不见天;府而抬虱,视不见地。天地至大而不见者,眸掩于针虱故也。
是以智者知小道之妨大务,小察之伤大明,捐弃细识,舒散情性。以斯观之,人有小察细计者,知其必无遐志广度,亦可知矣。奚以明之?夫睹僬侥之节,知非防风之胫;视象之牙,知其大于豕也;见狸之尾,知其小于豹也。故睹一可以知百,观此可以明彼。
是以蹄洼之内,不生蛟龙;培蝼之上,不植松柏,非水土之性有所不生,乃其营宇隘也。数粒而炊,析薪而爨,非苟为艰难,由性褊吝而细碎也。
项羽不学一艺,韩信不营一餐,非其心不受艺,口不嗜味,由其性大不缀细业也;晋文种米,曾子植羊,非性暗惷不辩方隅,以其运大不习小务也。
智伯庖人亡炙一箧,而即知之,韩魏将反,而不能知;邯郸子阳园亡一桃,而即觉之,其自亡也,而不能知。斯皆锐情于小,而忘大者也。
夫钓者虽有籊竿纤纶,芒钩芳饵,增以詹何之妙,不能与罾罟争多;弋者挟繁弱之弓,贯会稽之箭,加以蒲苴之巧,不能与罻罗竞获。何者,术小故也。江河之流,烂胔漂尸,纵横接连,而人饮之青,量大故也;盆盂之水,鼠尾一曳,心呕吐而弃之者,量小故也。枳棘之生,数寸而抽枝;豫樟之植,百尺而莳柯。其何故耶?岂非质小者而枝条蔇之,而体大者节目疏乎?
是以达者之怀,则滉瀁而无涯;褊人之情,必刻核而烦细。自上观之,趋舍之迹,宽隘之量,断可识矣。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左传
- 谷梁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汉书
- 后汉书
- 宋书
- 北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别史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六韬
- 乾坤大略
- 虎钤经
- 邓析子
- 医家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前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北史演义
- 僧宝传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随园诗话
- 词源
- 长生殿
- 先秦
- 两汉
- 唐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