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生平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国子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大胆坦率,,战斗性强。他的碑志文随事赋形,各肖其人,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诗注以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较好。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 推荐作品:
- 史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新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九章算术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济公全传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列子
- 黄庭经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两汉
- 魏晋
- 南北朝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