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脉法解·脏腑脉象
五藏为阴,六府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其甚者为藏,其微者为府。
《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其他脏腑,依此类推。甚者沉而得之,微者浮而得之。
大抵府脉浮数,藏脉沉迟。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是也。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府气内交,藏气外济,则阴阳平而脉息调。府病则气不内交,是以但浮而不沉;藏病则气不外济,是以但沉而不浮也。观越人十难一脉十变之义,大肠、小肠俱候于心脉,可知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之误。
- 推荐作品: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史记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五代史阙文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墨子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幽明录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绣云阁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词曲
- 牡丹亭
- 南北朝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