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序
诗人美周公而日“笾豆有践”,恶凡伯而曰“彼疏斯稗”。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非易言。《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典论》日:“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古人进离肺,皆有法焉,未尝苟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圣人于一艺之微,其善取于人也如是。
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日章,终元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
或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曰:“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若夫《说郛》所载饮食之书三十余种,眉公。笠翁,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阔于鼻而蜇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
- 推荐作品: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政书
- 史通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兵家
- 孙膑兵法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儿女英雄传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亢仓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先秦
- 隋代
- 唐代
- 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