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谋上·贤有遇时篇
经曰:贤人之生於世,无籍地,无贵宗,无奇状,无智勇;或贤或愚,乍醉乍醒,不可以事迹求,不可以人物得。其得之者,在明君之心,道合而志同,信符而言顺,如覆水於地,先流其湿;如燎火於原,先就其燥。故伊尹有莘之耕夫、夏癸之酒保,汤得之於鼎饪之间,升陑而放桀。太公朝歌之鼓刀、棘津之卖浆,周得之於垂纶之下,杀纣而立武庚。伍员被发徒跣、挟弓矢乞食於吴,阖闾向风而高其义,下阶迎之,三日与语,无复疑者。范蠡生於五户之墟,为童时,内视若盲、反听若聋,时人谓之至狂;大夫种来观而知其贤,扣门请谒,相与归於地户。管夷吾束缚於鲁,齐桓任之以相。百里奚自鬻於虞,秦穆任之以政。韩信南郑之亡卒,淮阴之怯夫,汉高归之以谋。故曰:「明君之心,如明监,如澄泉。」圆明於中,形物於外,则使贤任能,不失其时。若非心之见,非智之知,因人之视,借人之听,其犹眩耄叟以黼黻聒,聋夫以韶濩玄黄,宫徵无贯於心,欲求得人,而幸其伯,未之有也。故五帝得其道而兴,三王失其道而废。废兴之道,在人主之心、得贤之用,非在兵强、地广、人殷、国富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白虎通义
- 晋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潜夫论
- 中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奇经八脉考
- 饮膳正要
- 三命通会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古文观止
- 西湖梦寻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两汉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
- 清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