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作用
《仪礼》在中国古籍中属于很枯燥难懂的一种书,但只要认真,讲求点方法,总是能懂的。特别是利用以前学者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那对的阅读就更有帮助了。
第一,对书里提到的各种名物礼器,如笾豆爵俎之类,既要细看注文,也要找有关书籍看看图,这就更能加强印象。如果把书中提到的各种器物分类记出,自然更好。此外对一些常出现的比较抽象的词汇,要弄清其含义。
第二,辨明行礼的处所以及人和物所在的方位。阅读时可以随手画画示意图。弄不清这点,就往往看不懂礼文。
第三,一套礼是由许多仪节组成的。阅读时要细心辨认出到哪里为一节,节次分明了,整个礼文也就清楚了。例如,一篇《士昏礼》是由纳采,问名及礼使,纳古,纳徵,请期,陈馔,亲迎,成礼,妇见舅姑,醴妇,妇馈舅姑,舅姑飨妇,飨送者,庙见等十三个小节组成的。如果不分节,读后就一片模糊,没有头绪。
第四,《仪礼》中有许多礼例贯穿各篇礼节当中,礼文虽不明说,而其仪节都无不符合这种内在的规定性。如凡室中房中之拜以西面为敬,堂下之拜以北面为敬;凡升阶皆让,宾主敌者俱升,不敌者不俱升;凡礼盛者必先盥……。仔细阅读,就可以归纳出许多条礼例来。礼例理解的越多,对这书的理解就越透。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孝经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北史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武经总要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葬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池北偶谈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唐传奇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后汉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道家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隋代
- 唐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