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
有人认为今本盖後人合旧本与晋太康年间汲冢所出之周书而成,故有汲冢周书之名。但多数人认为称今本《周书》为《汲冢周书》,是一种误解。 《逸周书》内容庞杂,各篇体例不尽一致,性质亦有不同。如前三篇《度训》《命训》《常训》,皆以王者师的口吻,讲为政牧民之道﹔第五篇《籴匡》和第十一篇《大匡》,讲救助灾荒的措施与制度,第六篇至第十篇《武称》《允文》《大武》《大明武》《小明武》及第三十二篇《武顺》、第三十三篇《武穆》和第六十八篇《武纪》,,均类兵家言:而自第十一篇以下,各篇又多以维某祀的形式开头,记事或言。
第三十至第五十篇,主要记伐商前後事。如《酆谋》记伐商前的准备,《和寤》记伐商途中事,《克殷》记克殷的经过及善後,《世俘》主要记伐殷战果,《商誓》主要记武王训告商旧臣诸侯之辞,《度邑》记周公规拟伊洛而定天室之事,《作雒》记营建成周之缘起及成周之制。
第五十一篇《月令》是有关天文历法的文字。第五十二篇《时训》记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时之物候。第五十四篇《谥法》言给谥的法则。第五十八篇《官人》与《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文同而人异。第五十九篇《王会》,记成周之会的盛况及各方贡献。第六十篇《史记》,记历史上诸王国灭亡的原因与教训。第六十二篇《职方》,即《周礼·夏官·职方氏》文。第六十三篇《芮良夫》,记芮良夫训诫厉王之辞。第六十四篇《太子晋》,记周景王太子晋行事。,第六十七篇《周祝》,则又为韵语,纯系说教。
今存的五十九篇当中,属于或基本属于西周作品者大概有:《世俘》《商誓》《皇门》《祭公》《芮良夫》等篇。这些篇记事当较可靠,此外,《度邑》所记之事在周初铜器何尊亦有反映,《克段》所记,朱右曾以为非亲见者不能,也当有较可靠的根据,此二篇皆为《史记·周本纪》所采用。即使时代较晚各篇,也有研究价值,如《度训》等篇对於研究孟子、荀子等人的思想渊源,《程典》等篇对於研究古代伦理思想,类兵家言的几篇对研究先秦兵家,,《王会》对於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分布及民族关系,均有特殊意义。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谷梁传
- 易经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汉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吴船录
- 通典
- 读通鉴论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棠阴比事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艺术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南越笔记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儿女英雄传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丁山征西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长生殿
- 魏晋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