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影响
政治制度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方面,从隋朝开始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
文化思想
从后世影响上来看,西周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统治思想的核心。当然在其后的时代,礼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发生移转,从西周之时主要作为政治权力分配功能的原则,到汉代以后转变为社会生活层面秩序塑造和维持的机制,但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西周意识形态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
城市建设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著名的大都城在城市布局上都体现了《周礼》的礼制思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
中国封建社会盛期,最具有典范代表的都城——隋唐长安城,整个城市的布局严整、统一,充分体现出周代王城的布局特点。
明清北京城,在格局上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使皇城在都城的中心。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
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明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编年史
- 过江七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武林旧事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兵家
- 百战奇法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心经
- 僧宝传
- 庄子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魏晋
- 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