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治家格言》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安全、卫生、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戒性、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大家如果真正依此践行,不仅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更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讲究语言骈偶的形式。通俗易懂则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语言骈偶则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骈指两马相并,骈文就是用作对联的方式写的文章,每句都两两相对,讲究平仄对仗,铿锵有韵,是最能展现汉语独特魅力的一种文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兴盛,后世也不乏佳作。《治家格言》就是以骈文形式写成,每句都对仗。 家训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蒙书,一般多悬于厅堂屋室,,以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弟起警戒的作用。但《朱子家训》影响巨大,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自然也就成了旧时人人必读的蒙书之一。今将《治家格言》放在《蒙书讲义》之首,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对小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家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教起。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我从小就见我外公是这样做的,他也是这样教我的。外公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将屋里连同门前的小院子扫得干干净净,边扫地边教我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道理。,渐渐的我也这样做起来,以后外公搬了家,我住进那老院子的时候,也是早起将屋里院外扫得干干净净,直到老院子被拆迁。一个人的品行人格往往就是从这些点滴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朱子家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朱子家训》尤需家长和子弟一起读。做家长的读了,知道怎样管理家庭、怎样教育子女、怎样在家庭生活小事中去教育;儿童读了,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要求自己,将来也更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大家细细去体会,就会感受到《朱子家训》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朱子家训很严。总之该欢笑就欢笑,该严肃就严肃。
- 推荐作品:
- 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宋史
- 旧唐书
- 周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奇经八脉考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疑龙经
- 园冶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何典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随园诗话
- 桃花扇
- 诗词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