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八年
【原文】
【经】
八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
螽。
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
【传】
八年春,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且复致公婿池之封,自申至于虎牢之境。
夏,秦人伐晋,取武城,以报令狐之役。
秋,襄王崩。
晋人以扈之盟来讨。
冬,襄仲会晋赵孟,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雒之戎。书曰“公子遂”,珍之也。
穆伯如周吊丧,不至,以币奔莒,从己氏焉。
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不礼焉。夫人因戴氏之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公以其官逆之,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
夷之蒐,晋侯将登箕郑父、先都,而使士縠、梁益耳将中军。先克曰:“狐、赵之勋,不可废也。”从之。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故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作乱。
【翻译】
【经】
八年春季,周历正月,无事。
夏季四月,无事。
秋季八月戊申,周襄王去世。
冬季十月壬午日,公子遂和晋国的赵盾在衡雍会见。
乙酉日,公子遂与雒戎在暴地会见。
公孙敖到京师,还未到就回来了。丙戌日,逃到了莒国。
发生了蝗灾。
宋国杀掉自己的大夫司马,宋国的司城逃到鲁国。
【传】
八年春季,晋灵公派遣解扬把匡地、戚地的土田归还给卫国,而且再送公婿池的封地,从申地到虎牢边境。
夏季,秦军攻打晋国,占领了武城,以报复令狐那一次战役。
秋季,周襄王逝世。
晋国人由于扈地的结盟文公晚去而来攻打鲁国。
冬季,襄仲和晋国的赵盾在衡雍会见,这是为了补偿扈地那次结盟,并因此而和伊、雒的戎人会见。《春秋》称他为“公子遂”,这是表示重视他。
穆伯去成周吊丧,没有到成周,带了礼物逃亡到莒国,跟随己氏去了。
宋襄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宋昭公对她不加礼遇。宋襄夫人依靠戴氏的族人杀了襄公的孙子孔叔、公孙钟离和大司马公子卬,都是宋昭公的党羽。司马手里拿着符节死去,所以《春秋》记载他的官职而不写名字。司城荡意诸逃亡前来,把符节还给府人然后出去。文公按照他原来的官职接待他,而且都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官职。《春秋》也记载他的官职而不写名字。所有这些都是表示尊重他们。
在夷地阅兵的时候,晋襄公准备提升箕郑父、先都,而让士縠、梁益耳率领中军。先克说:“狐、赵两人的功劳,不能废弃。”晋襄公听从了这个意见。先克在堇阴夺取了蒯得的田地,因此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发动叛乱。
- 推荐作品:
- 史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后汉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略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九章算术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搜神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太玄经
- 诗文评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桃花扇
- 先秦
- 隋代
- 宋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