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韬·阴符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到敌国境内,全军突然遭遇紧急情况,有的对我军有利,有的对我军有害,我想从近处通知远方,从内部策应外部,来适应三军的需要,应该怎么做呢?”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凡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杀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闻者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武王曰:“善哉”
太公答道:“君主授予主将秘密的兵符,一共分为八种:有我军大获全胜、全歼敌军的阴符,长度为一尺;有打败敌军,擒获敌将的阴符,长度为九寸;有迫使敌军投降,我军占领敌人城邑的阴符,长度为八寸;有击退敌人,通报战况的阴符,长度为七寸;有告戒将士牢固防守的阴符,长度为六寸;有请求补给粮草、增加兵力的阴符,长度为五寸;有报告军队失败,将领阵亡的阴符,长度为四寸;有报告战斗失利,士卒伤亡的阴符,长度为三寸。凡是奉命传递阴符的,如果延误时限、泄露机密,听到的和随便传告机密的都将被处死。这八种阴符,只有君王和将帅才知晓其中秘密,是一种用来暗中传递消息,而不泄露朝廷和战场机密的通讯工具。这样,就算敌人再聪明,也无法识破它的奥秘。”武王说:“高明啊!”
- 推荐作品:
- 周礼
- 公羊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明史
- 新唐书
- 元史
- 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英雄记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荀子
- 孔子家语
- 北溪字义
- 六韬
- 吴子
- 司马法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千字文
- 朱子家训
- 权谋残卷
- 风俗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
- 诗词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