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韬·鸟云山兵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高山盘石,其上亭亭,无有草木,四面受敌,吾三军恐惧,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遇到高山巨石,山峰高耸,没有草木,四面受敌。我军士兵开始恐慌,迷惑慌乱。我要做到防守坚固无法攻破,进攻就能胜利,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凡三军处山之高,则为敌所栖,处山之下,则为敌所囚。既以被山而处,必为鸟云之陈。鸟云之陈,阴阳皆备,或屯其阴,或屯其阳。处山之阳,备山之阴;处山之阴,备山之阳;处山之左,备山之右;处山之右,备山之左。其山敌所能陵者,兵备其表,衢道通谷,绝以武车。高置旌旗,谨敕三军,无使敌人知我之情,是谓山城。行列已定,士卒已陈,法令已行,奇正已设,各置冲陈于山之表,便兵所处,乃分车骑为鸟云之陈,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擒。”
太公答道:“凡是把军队配置在山顶之上,就容易被敌人隔绝孤立;凡是把军队配置在山麓,就容易被敌人所围困囚禁。既然是山地作战,就一定要布成鸟云之阵。所谓鸟云之阵,就是对山南山北各个方面都要戒备。军队或者驻守在山的北面,或者驻守在山的南面。驻扎在山的南面时,要戒备山的北面。驻扎在山的北面时,要戒备山的南面。驻扎在山的左面时,要注意戒备山的右面。驻扎在山的右面时,要注意戒备山的左面。山上凡是敌人能攀登的地方,都要派兵守备。交通要道和能通行的各地,要用战车加以阻绝。高挂旗帜以便于联络。同时要谨饬整治全军上下,严阵以待,不要让敌人察知我军情况,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山城’。部队的行列已经排定,士卒也已经列阵。军中的法令已经颁行,奇正方略也已经确定。各部队都编成冲阵,配置在山上比较突出的高地上,部置时要考虑到便于军队你战的需要。然后再把战车和骑兵分布成鸟云之阵。这样,三军猛烈地同敌人作战,敌人既便人数众多,其将领也可被我军擒获。”
- 推荐作品: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清史稿
- 隋书
- 北史
- 陈书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传习录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潜夫论
- 兵家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撼龙经
- 葬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太玄经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先秦
- 南北朝
- 隋代
- 五代